大賣場生意慘淡 北京最大商業集團物美將從香港退市
大賣場經營寒流之下,北京最大的商超集團計劃在香港退市。
10月20日晚,在香港上市的北京物美(專題閱讀)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物美商業”)發布公告宣布,董事會接獲公司控股股東物美控股發出的通知,物美商業將實現私有化,從香港正式退市。
物美商業是北京及華北地區最大的連鎖超市集團,在北京的市場占有率約為35%。
此前,物美商業已于10月5日宣告停牌,停牌前收報于3.27港元,總市值僅為17.55億港元(約14.4億元人民幣)。
公告顯示,物美現金要約價為每股H股6.22港元,較收盤價溢價約90%,按此收購價格,要約的最高價值約為33.29億港元(約27.3億元人民幣)。
至于退市理由,物美方面表示,公司主要業務為在中國經營大型超市和便利超市。近年來,集團的盈利狀況一直受到日益上漲的人工及租金成本,以及源自線上及線下運商競爭的不利影響。
2015年上半年,盡管物美的業額上升約11.4%,但股東應占溢利與2014年上半年相比下降約19.5%。
物美表示,行業整體面臨整合機會,集團需采取果斷措施,不斷鞏固市場地位,從而能迅速有效地應對及可持續性地克服挑戰。新的擴張和并購將帶來成本上漲和盈利攤薄,在市場整體增長緩慢的情況下,投資回收期勢必延長。一旦成功私有化,將會使公司有較多靈活性及時作出投資決定,同時將對股東投資回報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。
物美商業自2003年11月21日起在聯交所創業板上市,并自2011年6月30日起從創業板轉板到主板上市。
對于物美的退市動作,外界普遍認為,這是中國零售行業經過多年激烈競爭、過度發展后,在經濟下滑及線上新競爭出現后所面臨的發展困境,大賣場的洗牌于2013年已經開始,未來開始加速發展。
2013財年,物美商業實現凈利潤4.59億元,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跌23.7%。這也是物美商業近六年來,首次出現的凈利潤增長幅度走低,業務拐點顯現。
- 上一篇:永輝從農貿市場到中國一線零售集團的秘笈:專注 2016/4/8
- 下一篇:第四屆中國品牌連鎖發展大會:SGS牽手品牌大會 解析企業個性 2016/4/8